倒计时 0 s

精选商品

上海、深圳按下“暂停键”,张文宏最新发声!这些城市要做好准备了…

2022-03-19 18:16 · 西部城事

新冠疫情

点击标签,看更多同类内容,还可以订阅哦

知道了

★★


我们正在经历“抗疫两年以来最困难的时期”。


 

3月11日,全国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048例,首次单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破千; 


3月12日,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07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15例,合计单日新增超过3000例,创下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新高;


3月13日,全国新增本土病例1337例、无症状感染者788例,合计再突破2000例。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连锁反应: 



  •  深圳3月14日至20日期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全市公交、地铁停运; 
  • 上海全部客运站自3月14日起暂停营运,中小学启动线上教学工作; 
  • 东莞公交地铁停运,一律暂停堂食; 
  • 吉林近2000人、挖掘机等设备300余台进场同时作业,启动方舱建设…… 


截至目前,此波疫情已蔓延至全国近20个省份。



与前几轮疫情不同,这轮疫情除了确诊人数多,波及范围广,还有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一二线城市集体站在了最前线: 


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重庆、天津、杭州、青岛、苏州、西安等一众强二线城市,都未能幸免。


这阵仗,连张文宏医生都不得不说:全国各地都显得有些慌乱,上海也不例外。 


不过,张文宏在最新文章中的一番话,或又让人看到了新的希望。


但与此同时,也注定有有一批城市要担当重任。 


01 

疫情防控两年多,眼下这波反扑势头,俨然让人觉得有重回2020年初疫情刚暴发之时的迹象。 


尤其是一向作为防疫优等生的上海也破防了,这多少有点令人心慌。


所以,张文宏也只能出来喊话———防控的节奏不能乱,防控的信心不能丢失。 


确实是不能乱。 


要知道,上海、深圳进入“最严防控状态”,影响的绝不会只有上海和深圳本身。 


它们一座是长三角的龙头城市,一座是大湾区的中心城市,直接影响的是中国两大顶级城市群的运转。

 

目前,大湾区GDP占全国比重超过10%,长三角接近四分之一;两大城市群的进出口总额,更是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 


如果再把其他“中招”的一二线城市也算在内,这波疫情几乎搅动的是大半个中国的经济神经。 


所以,这样的阶段,注定是不可持续的,必须“速战速决”。 


02 

在最新的文章中,张文宏也指出,近期我国继续采取社会面清零策略,将传播极快的奥密克戎第五波疫情压制在完全可控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理由并不深奥: 



  • 虽然目前病毒的病死率已经很低,但如果现在迅速开放,会引起短时间内大量人群的感染,即使再低的病死率也会造成医疗资源挤兑和社会生活的短暂休克; 
  • 我国现在高龄和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相当高的比例还没有充分接种,一旦普遍感染,后果不堪设想; 
  • 无论是在心理还是社会资源配置上,我们还没有做好应对大量病例同时出现的准备。 



一句话总结,眼下我们还没有做好足够的“躺平”准备。 


但是,“要借助此次社会面清零所带来的难得的机遇期与窗口期,准备好更完备、智慧、可持续的应对策略”。 


理由也很简单,因为“这个病毒的病死率已经很低很低,在已经实现群体免疫的国家,病死率已经低于流感”。 


比如,上海近六个月收治的2266例病例中,大多数是海外输入性病例,94%打过疫苗。这2266个病人中,重症的只有0.1%,危重症(需要插管)和死亡的一例也没有。 


再比如,由于经过群体感染与高水平的疫苗接种,新冠肺炎在英国的致死性已经低于流感。病死率下降了七倍,仅为 0.03%。 


所以,眼下不能“躺平”,但着眼未来,后期政策的优化,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这次张文宏的话,以及最近一系列的官方措辞和动作,应该是一个比较明朗的信号。 


03 

但是,要真正放开,我们必定得经受一个考验的过程。 

这其中,一二线城市或首当其冲。 

原因有二。


一来,一二线城市往往是一个地方对外交往的中心,也是人员流动最大的地区; 


二是,人口多,多数都是千万级甚至2000万级,对于医疗等资源的考验很大。


 

那么,到底哪些城市尤其需要注意呢? 


很多人可能忽略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点名了一类城市: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断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加强口岸城市疫情防控,加大对病毒变异的研究和防范力度,加快疫苗和特效药物研发,持续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科学精准处置局部疫情,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没错,就是口岸城市。 


顾名思义,口岸就是供人员、货物和交通工具出入国境的港口、机场、车站、通道等。


通俗说,能够有人流、货流直接出入境的城市,都算得上是口岸城市。 


根据去年发布的《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截至2020年底,全国经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口岸共313个。由此也足见我国外防输入的复杂性。 


它们主要分为海运口岸、边境口岸、航空口岸。

 

虽然数量很多,但规划只在航空口岸布局中明确了十大国际枢纽,和29个区域枢纽。

 

不难看出,它们中,基本上就是我们目前的一二线城市和省会城市。只有温州、桂林、三亚,三个普通地级市。 


且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上海、深圳、广州、大连、天津、青岛等,还同时是主要海运口岸。 


所以,未来在疫情防控往可持续方向优化阶段,这些城市,尤其需要提高警惕,做好准备。 


虽然说,一些陆地边境口岸小城的防疫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并且过去一两年,也有一些边境小城出现过比较严峻的防疫形势,但相对而言,枢纽型口岸城市,它们一边连接着国外,一边又是国内的经济重镇,防疫表现更关乎整体的抗疫大局。 



04 

事实上,从这几年的防控现实来看,这些城市也多处在外防输入的最前线。 


比如,自3月23日零时开始,所有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始发客运航班均须从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上海浦东、济南、青岛、南京、沈阳、大连、郑州、西安12个指定的第一入境点入境。

  

2020年6月8日开始,上海暂停作为第一入境点,增加成都、长沙、合肥、兰州为第一入境点,增加武汉为备用第一入境点。 


至此,这16座城市为: 


成都、长沙、合肥、兰州、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济南、青岛、南京、沈阳、大连、郑州、西安、武汉 

此外,2020年6与,民航局公布具备国际客运航班接收能力口岸城市名单,共计37座城市: 


 北京、常州、成都、大连、福州、广州、贵阳、哈尔滨、杭州、合肥、呼和浩特、济南、昆明、兰州、南昌、南京、南宁、南通、宁波、青岛、泉州、厦门、上海、深圳、石家庄、太原、天津、温州、乌鲁木齐、无锡、武汉、西安、延吉、长春、长沙、郑州、重庆。 


有消息称,近期,为分担上海外输压力,经民航局争取,同意将原入境上海的国际航班调整至其他具有保障能力的城市,时间安排初步为六周左右,计划从3月17日至4月28日。 


民航局可供选择的入境点城市为:


长沙、太原、昆明、武汉、厦门、福州、济南、杭州、宁波、成都、重庆、大连、南宁13个城市。 


所以,接下来,这些城市,将为上海分忧。


当然,也实际是共同为抗疫大局分担。 



05 

此次上海进入最严防控状态后,这位防疫优等生的破防,让不少人惊讶。 


但实际上,上海一直以来在外防输入上都处于高压状态。 


有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一共承接了14137架次国际和港澳台入境航班,占全国35.6%。而今年2月更是一度突破40%。

 

小编未找到其他城市的详细数据,但2018年主要机场的出入境游客吞吐量数据,可以作为一种参考:


 

可以看到,在2018年,上海两大机场的出入境吞吐量超过4000万,遥遥领先其他城市。 


此外,北京接近2700万,广州超过1700万。成都、杭州则在500万以上。 


很显然,如果防疫政策有新的突破,这些城市必将承受新的压力测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