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能出汗&很少流汗,谁更不健康⁉️一文说清反常流汗那些事儿‼️
2022-08-19 17:07 · 众安头条
点击标签,看更多同类内容,还可以订阅哦
关于流汗的习惯,不同的人还真是会天差地别的。
有的人特别容易出汗,多走几步路,或者多吃几口热的、辣的东西,就会像没关紧的水龙头一样疯狂流汗。
有的人却几乎不出汗,哪怕大夏天别人都汗流浃背了,这些人也总能自带一种“心静自然凉”的气势。
问题来了:这两种异于常人的流汗习惯,会不会是健康出了问题呢?
且听安公子道来~
01
健康人群的出汗水平
本就有差异
人属于恒温动物,只有将体温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身体才能正常运转。
平时为了让房间保持恒温,我们会开空调。
汗液其实就好比人体的“空调”,如果环境温度升高,或是经历大量运动,人体就会开启“出汗散热”的保护机制。
人体的汗腺约75%分布在体表,一般集中在手掌、足底、腋窝、前胸和脸部。
而每个人的出汗的水平,主要受汗腺的数量、发达程度、分布位置这些因素的影响。
● 汗腺多且发达的人,就更容易出汗,反之出汗就少;
● 有的人额头易出汗,有人则是脖子更容易出汗。
除此之外,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都会影响人的出汗量。
02
为什么有的人特别爱出汗?
多汗的人,分为生理型多汗,以及病理型多汗。
*生理型多汗
常见的生理型多汗,有以下3种类型:
● 吃饭时爱出汗
这种情况属于味觉性多汗,舌头上的味蕾有很多感受器,它们接触到食物后,会向大脑发射信号促进排汗。
● 焦虑时爱出汗
这是一种精神性发汗,即人在紧张、焦虑的时候,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导致出汗多。
● 固定部位爱出汗
若脖子、腋下、手心、脚心等部位无明显诱因却大量出汗,可能是因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引发的原发性多汗。
生理型多汗,一般情况下对健康不会产生影响。
*病理型多汗
如果总是无明显活动就大汗淋漓,或者明明不热却浑身大汗,又或者突然明显比以前更能流汗了……
这很有可能是由疾病引发的病理型多汗。
常见的病理型多汗,有以下4种:
● 肾虚
肾气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水液,肾气不足的人出汗量多,总是不自觉地出汗。
特别是处于更年期的女性,会发生夜间盗汗,出汗集中在前胸和后背。
● 脾虚
一般脾虚的人易出现大汗淋漓,特别是在夏季最为显著。
脾虚的人会出现脾气暴躁,舌苔发黄且厚腻,睡眠质量差,以及不自觉出汗。
特别是在吃完饭后,很容易就大汗淋漓。
●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了流汗,可能有两种原因引起:
出现低血糖。如果出汗时还伴有心慌、饥饿、乏力等情况,就很可能是低血糖引起的。
出现并发症。这种情况称之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一种,患者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全身性出汗。
● 甲亢
甲亢患者爱出汗主要是由于代谢率增加导致。
甲亢其特征是由于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导致神经、消化和其他系统的兴奋性和代谢亢进。
03
为什么有的人几乎不出汗?
如果一个人很少出汗,且没有其他疾病,大概率就是由于天生汗腺较少、不发达所致,或者水分摄入不足。
以上这些均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但如果是在高温下,或者运动后,明明觉得很热,却一点汗也不出,还伴有一些特殊症状,就要警惕是不是健康出现问题了。
● 无汗症或少汗症
引起无汗症的原因,主要包括汗腺功能障碍和神经系统损害。
除了不出汗,有些人还会伴随出现头晕、无力、面部潮红等症状。
● 甲减
与甲亢相反,甲减患者的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太少,从而导致身体产热功能失调。
● 皮肤问题
一些皮肤疾病会导致汗腺排汗功能收到影响,如放射性皮炎、皮肤萎缩等,汗腺被堵住,有汗也无法排出。
● 神经损伤
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也会导致控制汗腺分泌的神经受损,使身体无法正常排汗。
04
太容易出汗Vs很少会流汗
谁更“危险”?
无论是特别爱出汗,还是很少会流汗,都分为生理型和病理型。
病理型,代表出现健康问题了,可以归纳为两句话:
✔ 不该流汗的,疯狂流;
✔ 应该要流的汗,流不下来。
论谁更健康,其实两者都不健康。
相对而言,“特别爱流汗”的人群更加“危险”。
对于很少会流汗的人来说……
生理型or病理型,其实更加容易判断区分。
如果只是流汗少而没有其他的病症,代表TA很可能只是汗腺太少,或者喝水太少。
对于特别爱流汗的人来说……
部分病理型多汗的人看上去没什么两样。
对应的疾病,如糖尿病等,起初的症状并不是那么明显,因此很容易就被忽略,以为只是流汗多了点而已。
所以,对于特别爱流汗的人来说,一定要尤其关注自己是天生就是如此,还是最近才发生的变化?
如果有疾病征兆,务必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一动就出汗VS不爱出汗的人,哪个更健康?》生命时报 - 2022/8/13
[2]《为什么有人总是满头大汗,有人却从不出汗?文章告诉你答案》39健康网 - 2020/8/5
详见费率表
详见费率表